来源:IT时报
IT时报记者 林斐
两档脱口秀综艺结束后,今年的压轴喜剧竞赛综艺《喜剧大会》上线了,不过从目前播出的节目效果来看,虽然已经非常努力与今年另外一档同类型综艺《喜人奇妙夜》看齐,但总体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。究其原因,题材、节目编剧、表演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,《喜剧大会》还欠一把火。
演员学偶偶像 齐舞开场有话题但无趣
《喜剧大会》开场就来了一段唱跳表演《HAHA MAKER》。所有参与竞演的演员都身穿练习生的服装,边唱边齐舞,加上粉红色的舞台,舞蹈编排、剪辑手法完全就是偶像选秀综艺的范儿。
由于演员们的外在形象不一,舞蹈能力有差异,齐舞效果无法达到偶像综艺中的养眼感,另外,喜剧综艺比的也不是演员的唱跳能力,让人无法理解“来这么一出”的效果是为了什么?话题性确实有,但却有点无趣。还不如让这首歌本来的创作者,节目嘉宾大张伟直接开唱来得好。
少抄网梗 少上价值 效果就更好
从《喜剧大会》播出的节目来看,作品题材广泛,涵盖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,也有不少节目收获网络热度。
比如《电影消亡史》说的是影视剧行业面临解说短视频冲击的反思;《分工明确》是职场效率低下的诙谐揭示等等。
其中也有以生动的表演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演员,比如李川也以《“凡死”人了》《油“死”人了》及之前在另外一档喜综表演的《总裁请就诊》三部曲,让一个油腻霸总形象站了起来。张维威在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这档节目中并不算最出彩的演员,而到了《喜剧大会》中,多个节目中类似漫才中“吐槽役”的角色,张维威“意外”地非常适合。
不过避免不了的是,部分作品存在抄网梗、重复使用的问题。一些常见的喜剧套路和人设反复出现,如“凡尔赛”、空耳、投机取巧的谐音梗等等,缺乏创新和新鲜感。此外,有些作品在结构和表现手法上较为相似,比如绑架、杀手、抢劫犯等多类角色反复出现。
节目中的作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,有些作品在结尾处强行“上价值”,意图提升主题深度,但处理方式不够好,使观众在情感上产生脱节。
纯粹的好笑 让脑洞开得更大些
《喜剧大会》并非没有脑洞很大的作品,陶宇杰表演的《宇杰造字》就是其中之一。十分钟的作品,单人表演、无背景,仅有一个画架和几块纸板作为道具。
他将二次元文化、影视剧元素与中国传统的造字法相结合,创造出许多有趣的新汉字。比如造出一个字用来形容像是一个女孩在ruá狗,甚至还提到其从象形字如何演变而来,从直升机演变而来读作“zegezege”的新字,用来表述螺旋桨的运动状态,以及登上小红书热搜第一的“giegie能用汉字写出来了”。有人形容这些字乍看荒谬无比,想想觉得合理,实则被带沟里。这个作品明显是打磨了不少时间,这么多无厘头的造字想法并不是在短短节目准备期靠“脑爆”能够完成的。
《哲学家的愿望》将理性和荒诞在舞台上碰撞,把哲学思考用喜剧化呈现,也是一个有深度,让人回味的作品。
原笑果团队 PK 米未 各有擅长
《喜剧大会》背后操刀的腾讯视频旗下“七盎司工作室”有着不低的笑果“浓度”。工作室负责人白洪羽曾是笑果文化出品《吐槽大会》的制片人。“七盎司工作室”制作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时,编剧团队负责人是笑果系的程璐和孟川,自然在制作喜剧综艺时更擅长“脱口秀”这类形式,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与同档期爱奇艺的《喜剧之王单口季》打得有来有回。而到Sketch喜剧、情景喜剧、小品喜剧这类领域,“七盎司工作室”的制作能力明显不如米未传媒。
两季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和一季《喜人奇妙夜》的制作播出,米未在喜剧综艺节目编剧,演员表演指导、节目编排方面尽显老道。米未与北京另外一家老牌“脱口秀”公司单立人合作很深:单立人两大王牌——六兽是第一季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的最佳编剧,刘旸是《喜人奇妙夜》的最佳喜剧编剧奖,其所在小队和社团也斩获最佳喜剧小队TOP1和冠军喜团。不过至今米未也没有风声要借助单立人的力量涉足脱口秀综艺,按照米未创始人马东在第一季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节目中的说法,喜剧类型中除了脱口秀,米未都想试试。
也许米未团队在制作《奇葩说》和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时看清团队所擅长的能力,而“七盎司工作室”由于还要涉足体育竞技等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,精力有限,无法集合更多非脱口秀类型的人才来制作《喜剧大会》。
推荐作品
《电影消亡史》
喜剧脱口秀喜剧大会喜剧大赛张维威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